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admin 2025-03-26 仓储服务 6 次浏览 0个评论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莫斯科战役,苏军大反攻为什么只推进200公里?不能一口气将德军赶出苏联吗

因为臣妾做不到啊!

人得急病快死了,紧急抢救好容易保住命,他就能马上活蹦乱跳了?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战争和战役是两个问题,赢得一场战役未必就能赢得战争,不然之前德棍打了世界最大规模歼灭战基辅战役,光俘虏就抓了六七十万,苏联怎么没有亡国?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胜利也不是一场战役就能实现的。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况且莫斯科战役靠的可不仅是苏军牛逼,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天然盟友冬季严寒,以及东欧平原稀烂的交通状态。

德军并没有被打爆,他们是远离后方得不到足够后勤支援精疲力竭而败下阵来的,所以只要他们撤退一段缩短补给线就能站住脚。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而对于苏联呢?当他要反攻追击时,原来有利防守的因素就变成不利了——

交通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进攻的姓苏就小一些。俄罗斯士兵可能更适应寒冷天气,但你确定汽车坦克也适应吗?要是你的粮食弹药燃料运不上来,你要士兵们饿肚子拿空枪靠两条腿去冲击敌人严阵以待的阵地吗?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大反攻要有实力支撑的,不考虑家底一味浪是会被教做人的。第二第三次哈尔科夫之战,就很说明问题。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从战略上来看,苏军在莫斯科的大反攻具备现代机动作战的所有特征,运用德军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经典钳形攻势对德军发起了反攻,矛头直指德军两翼的装甲集团军脆弱的突出部防线,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两翼发生崩溃,最终迫使中央集团军群全线发生动摇。不得不承认朱可夫的进攻计划无可挑剔,而且时机恰到好处,正好在德军刚刚耗尽了兵力兵器而不得不停止进攻时发起了反击,德军缺乏弹药、食物、燃料、预备队等一切,但是结果苏军是虽然击退了德军,但始终未能歼灭德军有生力量,没能将这场反攻发展成为战略上的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同后来苏军发起的一系列大规模战略进攻相比,莫斯科反攻中苏军最大的弱点就是没能组建一支强大的纵深突击力量,进行深远突击,如后来那些强大的坦克集团军等快速部队。1941年冬季苏军虽然能突破德军的防线,但是深入程度不足使前线的德军发生崩溃,反而让德军临时组建的预备队所击败,狭窄的突破口也让苏军无法将大量的补给运入其中,维持进攻部队的突击能力,这些脆弱的补给单位很容易遭到德军侧翼的打击。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1941年苏军机动部队大多是骑兵军和小型的坦克旅或者是两者的混合部队(骑兵机械化集群),骑兵部队尽管行动迅速,但是缺乏必要的重火力,无法对德军坚固设防的交通枢纽发起正面的打击,只能起到袭扰作用,一旦强大的德军装甲部队赶来,这些苏军骑兵部队便只能退入森林,作用非常有限。而苏军坦克旅虽然具有较强的突击能力,但由于编制实在太小,持久性太差,在突击中很快便因过重的损失而失去进攻能力。1941年苏军的快速部队规模太小,无法像德军装甲集团军那样实施深远而又决定性的打击,苏军很快意识到这一弱点,在战争的第二年开始尝试组建更加强大的坦克军和坦克集团军。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苏军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攻坚能力的不足,为苏军步兵提供火力掩护的炮兵数量不足,弹药也很少,无法像后来那样进行空前的炮兵火力支援。缺乏重火力的苏军在对付德军坚固的支撑点时显得非常无力,损失也很大,苏军不得不选择绕过这些难以攻克的支撑点,但是这些支撑点往往都是道路的交叉点,苏军的炮兵和后勤补给单位却无法绕过,从而使苏军无法做进一步的扩张,对德军实施广泛的合围。许多情况下,苏军可能包围了德军一个师甚至一个军,但是却无法吃掉他们,使得德军能突围而出或者被增援部队解围,这些都说明1941年的苏军没有歼灭德军重兵集团的能力和实力。

志愿军在朝鲜战争时,一天还推不了这么远,美国人接触着撤退。部队想打歼灭战,但后勤和机动能力有限,慢慢只能改变打法。

苏军也有这样的问题,过长的补给线容易被快速集群分割,一旦油料粮弹困难,这就是砧板上的肉。所以,苏军前进攻击点与稳定点都是提前算好,在保留部队一定机动能力的情况下,为补给及支援留出时间。苏军的参谋部是十分有效的组织机构。

德国入侵苏联

1941年6月,德国悍然对苏联实施“巴巴罗萨”计划,三大集团军群携大批坦克、装甲车、飞机迅速侵入苏联境内,至当年12月份,德军俘获的苏军士兵已经超过了240万人,德国上下士气大振,并因此认为击垮苏联指日可待。不过,事情的发展出乎人意料。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德军入侵苏联

事实上,就在德国上下欢呼雀跃的时候,苏联方面却早已酝酿了反攻计划。1941年11月29日,苏联西方面军司令朱可夫向斯大林亲自做了汇报,后者当晚便下达了反突击命令。可笑的是,德国中央集团军群12月4日依旧得出了苏联没有能力展开大规模反击的结论,由此可见,德国人当时自大到了何种地步,而苏联红军随后的确开始大规模反扑,其加里宁方面军第30集团军率先向德军阵地发起攻击,紧接着,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两翼均受到苏军打击。此时的德军受自身国力与特殊的气候条件所累,只得被迫撤退,几天后,古德里安下令德军原路返回,而希特勒更是下令让所有德军部队转入防御状态。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古德里安

德军全面龟缩,苏联趁机大举收复失地,整个12月期间,苏军先后解放了罗加切沃、克林、卡卢加等多座重镇,1942年1月份,德国又失去了莫斯科北部的加里宁地区,德军前线部队撤退至距离莫斯科100到250公里的地方,此后,苏德双方各有胜负,直至1942年4月,前线德军与莫斯科的距离也没有超过350公里,苏联既然已经开始大举向德军进攻,为什么不干脆将所有德军部队赶出国境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莫斯科保卫战

第一,苏联的大规模反击并未大量歼灭德军有生力量,苏军高层信心不足。

1942年4月,德军部队的确远离了莫斯科,但苏军采取的军事行动一共才造成50万德军士兵伤亡,反观苏联自身,却有70万士兵被伤或被俘,因此,莫斯科保卫战赢得重大战略胜利不假,但在战术方面,我们很难承认苏联技高一筹。这种情况下,苏联对德国仍然缺乏一战到底的勇气,前者当然不急于对德军穷追猛打了。

这个想法太过于乐观了吧,没有考虑到当时情况,在任何时代任何战争当中,一次推进200公里实际上都是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水平了,当时苏军没有能力进行更大规模的推进。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莫斯科战役实际上更多是一种防御性质,而不是进攻性的,德军虽然在冬季的情况下受到了很大的麻烦,但是苏军的麻烦也不少,遇到的问题并不比德军少。

当时苏军的状态也不够理想,主要原因就在于经过苏德战争早期的消耗之后,苏军的兵力与装备损失都非常惨重,莫斯科战役实际上是利用了德军进攻能力削弱,处于状态最差的条件,才得以实施反击。

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苏军的反击虽然猛烈,但是状态依然不够理想,德军也是瘦的骆驼比马大,防御作战能力很强,到了莫斯科战争后转移后期,德军已经有能力,阻止苏军的进攻了,是有能力继续打下去,在这种背景之下,苏军已经没有能力在作战了,是德军的顽强抵抗,抑制住了苏军的攻势。

在莫斯科战役中的1941年12月5曰,苏军左朱可夫指挥下,进行了大反攻,反攻持续到转年3、4月份。可最远只推进了三百多公里。而为什么不一囗气将德军赶岀苏联呢?先来看看,在苏军大反攻前,德军的状态如何。希特勒在1941年9月5曰,下还了第35号作战指令—代号“台风”的进攻莫斯科的命令。莫斯科战役从9月30曰开始,到苏军大反攻时战役已进行了两个月多了。而法国战役真正进行了才三十九天。所以,此时的德军按常规作战标准来看,是该进行休整的。并且,德军处在,饥不择食寒不择衣的窘境下已有一段时间了(德军已是缺兵、缺装备、缺物资的三缺状态),就更需要“坐下来,喘囗大气”了。也就是说,此时的德军(不仅是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还包括北方、南方集团军群)已到了进攻的“天花板”、顶点了,已无力进攻了,打防御战都很困难。这从苏军刚开始反攻,德军三个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均向希特勒提岀了撤退的要求中来证明。再来看苏军参与反攻的部队,许多都是生力军,并且苏军为反攻做了许多准备,所以苏军的状态比德军好的多。而苏军为什么反攻只推进了三百多公里呢?苏军先是抓住了德军已是强弩之末的有利时机,并经过必要的准备后,进行了成功的反击。但到反攻的末期,苏军又处在了德军先前的处境,战线过长(从补济的角度来看)使补济越来越困难、人困马乏,兵力不足等不利局面,还有气侯转暖,道路也越来越泥泞了,这又增加了运输困难。反攻推进二、三百公里后,苏军也达到了进攻的顶点了。至于,不将德军赶它苏联呢?简单地说,苏联、苏军当时根本不具备将德军赶岀苏联的能力。这个时刻,要到1944年底才会到来。因为这个时刻是在苏联、苏军具备了强大的实力和有力的外援,以及欧洲战场局势的全面的转变时才会出现。

莫斯科保卫战算战役吗

莫斯科保卫战,又称莫斯科战役,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1941年9月-1942年1月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

莫斯科保卫战知识点

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1941年9月-1942年1月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性战事的总称。

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抗击侵略的决心。

莫斯科保卫战苏联投入了多少兵力

从1941年6月22日到1941年12月31日苏军共从远东调回9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共约13.903万人,200多辆坦克。从1942年1月1日到1943年1月31日则调回3个步兵师,共约4.41万人。

为什么说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以后德军横扫欧洲大陆,先后灭亡了波兰,法国,占领了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挪威,丹麦等国,几乎战无不胜。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德军以闪电战侵占大片苏联国土,重创苏军有生力量,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以后苏军绝地反击,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让德军初尝败绩。

其实苏军早已做好了准备,等待德军的到来,已经摩拳擦掌保卫祖国!苏军同时从西伯利亚调来了巨大的援军,这些部队均适合冬季作战并且他们的部队配备雪橇,很适合机动作战。

而德军引以为傲的机械装备在此刻不能启动就是一堆废铁,苏军第一波先防守了德军的进攻,但这进攻异常薄弱,原因是德国空军在大雪的天气当中无法进行有效增援,而德国步兵部队同志还未遇到赶上,因此受到巨大挫折。

很快苏军进行了反攻,并且运用钳形攻势包围了德军,德军第一次吃了败仗!

双方指挥官分别是古德里安,朱可夫。古德里安对战场分析清楚,但补给迟迟滞留在华沙,最终德军因战线过长,苏联基建差,终究败下阵来。

莫斯科保卫战主要将领

当然是朱可夫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救火队长啊!基本上都是苏联打不过了的时候派朱可夫去,马上就能扭转局势.就算不能马上赢也能将战斗维持到相持阶段。

1896年12月1日,朱可夫出生。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1974年6月18日,朱可夫因病逝世,享年78岁。

朱可夫。

莫斯科保卫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一次重要会战,于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期间,苏联军队保卫其首都莫斯科及其后反攻德军的战役。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

莫扎伊斯克防御线成了莫斯科接近地上的主要抵抗地区,苏联最高统帅部采取了各种紧急措施来保卫首都。10月9日,莫扎伊斯克防线指挥部获得了新组建的5个机枪营、10个反坦克炮兵团和5个坦克旅,这些部队被重新编成了第5集团军,由列柳申科将军指挥。

为了改进军队指挥,10月17日,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合编为新的西方面军,朱可夫大将任司令员。同日,根据朱可夫的建议,在西北方向上掩护莫斯科的西方面军右翼部队第22,29,30,31集团军组建为加里宁方面军,由科涅夫上将出任司令员,方面军的指挥机关则在原第10集团军司令部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转载请注明来自新概念(广东)物流有限公司 ,本文标题:《莫斯科保卫战,绝对策略计划研究_社交版40.12.0》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